• 1
  • 2
  • 3
  • 4

齐鲁工业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招生在线 > 考研调剂  > 推免生招生

北京理工大学2023年“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夏令营报名通知:法学院

时间:2023-06-20 09:00:59     作者:考研招生在线

为了进一步促进各高校法学院大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选拔优秀人才,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将于2023年7月6日至7月8日举办“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暑期夏令营,欢迎有意报考我院研究生的2024年应届本科毕业生踊跃报名参加,本次夏令营活动以线上方式开展。

一、学院简介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本科教育始于1994年,2008年正式成立法学院,是全国最早开办法学专业的理工院校之一,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坚持“法律+科技”的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精通法律与智能科技的复合型法治人才和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法律规则的涉外法治人才。学院现已形成法学本科、双学位、法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及法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系列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工90人,其中专任教师62人,包括教授20人,副教授21人,讲师21人;博士生导师17人,硕士生导师52人,包括国际宇航科学院社会科学学部院士、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北京市教学名师以及国家各专业学会副会长,博士化率达90%。

法学院依托学校在国防科技、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网络科技等领域的优势,坚持法学特色学科带动主流学科整体发展的思路,重点建设五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平台(包括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空天政策与法律研究院、智能科技风险法律防控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国际争端预防和解决研究院、中央网信办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带动引领国际法、民商法、宪法与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学科全面协调发展。

学院秉持“法律+科技”的人才培养模式。2021年,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我校设立“法学-人工智能”双学士学位复合型人才培养项目,由法学院和计算机学院共同开办,是国内第一个法律和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双学位人才培养项目。

四、科研实力

近年来,法学院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学院根据学科发展需要成立并建设了一系列的科研机构,例如国家航天局空间法律中心、北京理工大学国际争端预防与解决研究院等,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如《中国空间法年刊》《北理法学》等学术刊物,组织出版了“北京理工大学国际法文库”和“北理法学文库”。

学院科研经费不断增加,科研成果不断增多,科研成果的层次和质量也不断提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与肯定。建院以来,法学院教师的科研成果多次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法学院组织了一系列有国内外学术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如国际争端预防和解决高端论坛、全国智能科技法治论坛等。

五、研究生培养目标

见官网

七、海内外交流

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学科实力、推进教育国际化,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的法学院和法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第一批“创新人才培养国际合作项目”入选单位和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学院每年邀请国外知名教授参与教学,选派学生出国参加学术会议、短期访学或攻读学位。2021年,学院再次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每年可全额资助11人前往世界知名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或参与联合培养。学院建有国际争端预防和解决研究院,并开设国际法全英文课程,课程对学院所有专业学生开放。

2016年7月24日至8月6日,我校法学院16名学生在付老师带领下,参加了台湾政治大学法学院为期14天的“夏日学院”活动。

八、知名校友

见官网

九、夏令营报名

1.开营时间

2023年7月6日、7日、8日,共3天。

2.活动流程

此次夏令营以线上形式开展。具体包括:

1.“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系列学术讲座。

2.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学科、科研平台介绍。

3.云师生交流,导师、优秀校友、在读学生代表与营员分享科研、学习、生活、职业经验。

4. 优秀营员考核。

1.招收名额和专业方向

我院拟接收参营营员90名左右。

我院招收免试推荐研究生的专业方向为宪法与行政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民商法学、国际法学、法律(法学)和法律(非法学)。

2.申请条件

(1) 暑期夏令营主要面向来自全国高校学习成绩优秀、综合表现优异的2024届本科毕业生。

(2)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3) 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学习期间未受过任何处分;身心健康,勤奋好学,思维敏捷,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实践能力。

(4) 本科期间在核心期刊及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获科研成果奖、在国内外高水平科技竞赛中获奖者优先考虑。

在线报名申请表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jpg、png、zip、docx、、doc、xlsx、xls、pptx、pdf(100MB),最多上传10个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