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齐鲁工业大学

当前位置:考研招生在线 > 考研调剂  > 考研经验

目标院校大纲改动、院校缩招?正确的应对方式在这!

时间:2021-12-23 09:01:42     作者:考研招生在线
考研大纲和院校招生形式变动意味着什么?

许多同学依然停留在本科考试阶段,期待学什么考什么,甚至让老师在考试之前划明重点,公布各类题型。但研究生考试作为选拔性考试,必然是优中选优,随着学界和研究热点的更迭也必然会出现相应变化,同学们对此可以惊讶但无需惊慌,看看一鸣对形势变动的分析,也许你会了然领悟。

1.书目增减题型改变,核心内容始终不变

这应该是同学们在形势变动感触最大的,辛辛苦苦看了一个暑假的书说换就换了,加了本厚厚的新书连听都没听过,以为不考一直没顾得上准备的题型突然公布要考,复习到现在觉得措手不及。

对此同学须知,学过的内容必定会在头脑中留下或浅或深的印象,这些内容一定不会是全然无用的,读过的书籍的框架和内容积累会在整个学科理解中发挥作用,而这种作用无疑是多多益善的。

再说增加的参考书目和题型,这些内容无论怎样变化都逃不出学科框架,无论是形式的改变还是内容的更迭,其实核心内容和重点依然是老生常谈的那些,就拿新闻传播学为例,各校书目增增减减也总会把《新闻学基础》和《传播学概论》放在头两项,这些来自学科框架内的变化总是来得及复习的。

2.扩招缩招政策改变,报录比例也许会变

如今大多院校的统招人数基本已经公布,同学们可以通过总人数减去院校的推免人数(部分学校推免人数尚未公布)得知院校的考试招生人数。招生人数或因学科发展或者每年师资会出现相应的变化,于是考生几家欢喜几家愁,扩招了则欢呼雀跃,缩招了则愁眉不展甚至想换学校……

在这里想给大家纠正一个误区,所谓的"招生人数"和"报录比"其实是两个概念,招生人数只能直观的说明考多少名以前是安全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尽量避开那些招生过少的学校),但"报录比"才是直观看出一所学校的考研竞争如何的指标。学校缩招,也许考的人也会变少;学校扩招,或许考的人也会变多。你觉得一个学校好考或难考,其实别人也这么觉得。

因此,选择如何依然掌握于自己手中,但想提醒大家的是,无需为缩招而惶惶不可终日,也不要为扩招而放松警惕。

3.无论微调还是巨变,考试不止针对一人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考研作为选拔性考试,决定最终是否上岸的因素大多是成绩名次(当然也存在名次靠前,结果单科成绩扑街的悲惨经历,这也是为啥告诉大家不要偏科)。而所有表现在考卷的变化永远是针对所有考生,而非你一人。

讲了这么多考试形式变化和其大致带来的影响,有的同学可能要问:面对这些改变,我们能做的还有什么?

1.遇变则变,把焦虑的时间用来学习

这个答案其实就在大家心里,既然已经决定为了自己的理想奋斗,那就没什么可抱怨的。针对变化的部分快速搜集资料和笔记,如果参考书太厚太枯燥,实在拿不出时间细读的话,至少要保证看过一遍框架,用笔记补充重点知识和脉络(冲刺阶段如果能用钱来换进度,尽量不要太过吝啬,但也要慎重选择,不要冲动消费,资料太多反而难以消化)。

改变了就去补充,背不牢就多来几遍,理解困难就反复钻研,这些道理永远比做起来简单得多。

2.下定决心,更换目标

中国有句老话,识时务者为俊杰,同学在面对极大的招生政策变化时,如果实在感觉压力太大,适时改变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但在换学校的时候还是建议大家斟酌损益,毕竟学了几个月的内容也不是说换就能全换的,用剩下的2个来月换个全新出题风格的学校也不太现实。所以大家在换学校的时候还是应该对比多年的真题方向,选一个出题风格和参考书目大致相似的学校,也要多方考虑报录比、往年招生情况等因素,以及最后一个因素--你真的喜欢这所学校吗?

3.半途而废,但要保证不能后悔

的确,像是众多情感公众号宣扬的那样,考研不是人生的唯一道路,坚持不下去就放弃,这本身绝不为耻,因为一切都是自己的选择。这世界上本身就不存在什么十全十美的选择,所以只能把自己的选择当作最佳选项。但这一切的前提都是--不许后悔。

考研冲刺期的每一点变化都会造成浪潮似的一波波焦虑,考研前辈都清楚,也都从这境遇中走过,这些因素也许会成为上岸者口中的笑谈,却不该成为败者的借口。
在线报名申请表
上传

上传格式要求:jpg、png、zip、docx、、doc、xlsx、xls、pptx、pdf(100MB),最多上传10个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