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下午,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揭牌成立。学院将面向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需求,瞄准关键核心技术特别是“卡脖子”难题,依托学科交叉、产教深度融合和国际合作,有组织地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支撑。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敬桢,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孙真荣,同济大学党委书记方守恩、校长郑庆华,共同为卓越工程师学院(国际工程师学院)揭牌。来自福建省,安徽省合肥市,江苏省苏州市、南通市,浙江省嘉兴市,上海杨浦区、虹口区、浦东新区、临港新片区,以及25家理事单位的代表出席揭牌仪式。
孙真荣在致辞中表示,在百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同济大学继承和发扬工程教育的优良传统,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拓展工程教育服务社会的形式和领域,为上海城市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希望同济大学肩负起培养适应、支撑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人才的时代重任,推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努力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方守恩在致辞中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心卓越工程人才培养,强调要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努力建设一支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同济责任在肩、使命光荣。学校持续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新,发挥传统工科优势和特色积极探索,培养了一大批卓越工程人才,为国家重大建设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同济大学希望携手各方打造人才培养特区,努力形成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格局,更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郑庆华作了题为《 共识·共创·共赢,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共建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报告。他表示,卓越工程师是影响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变量,面向时代急需、国家急需、企业急用,同济大学将高标准推进建设卓越工程师学院试验区,围绕创办政产学研用金协同的卓越工程师学院、人工智能赋能学科新方向、开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从立项到成果转化的新生态等四大任务有组织开展人才培养供给侧改革,着力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紧密衔接、深度融合,打造政-校-企合作共赢新生态。
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敬桢,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顾金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翔,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孟芊,浙江省嘉兴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军作为企业和地方政府领导先后作交流发言,表示愿意与同济大学进一步深化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合作,共同建好用好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培养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卓越工程人才,打造校企、校地合作新典范,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当天,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首届理事会成立,由重点企业、政府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等25家单位共同组成。方守恩、郑庆华向25家理事单位颁发聘书。
首届理事会的25家理事单位分别是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江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海尔集团、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创新创业控股有限公司。
“四共”“四通”
打造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新特区
同济大学长期致力于工程教育创新,探索形成了包括创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城校共生”,与头部企业合作重大工程引领,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人文交流”三位一体的国际联培等育人特色,培养了一大批卓越工程人才,为国家重大工程提供了智力支撑。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面临支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突破的国家需求,多学科、多领域融合加速演进的产业需求、知识传播社会化与智能赋能的培养需求等重大转变,传统基于学科的育人模式、依托院系的管理机制和同质学术的培养标准已面临挑战。
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将依托同济优势学科、学科交叉和新兴学科,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和产业急需的重点领域,以人民城市,先进制造,深地、深海、深空拓展和生命健康等为重点,突出智慧赋能和可持续发展,与企业构建“四共”(校企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共同选题、共享成果)“四通”(校企师资互通、课程打通、平台融通、政策畅通)机制,扎实推进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校地融合和国际融通,共同打造“校-产-城”协同共生的新生态。
卓越工程师学院将打破学科边界、开放校园围墙、协同企业资源,实现“四个转变”:在选拔方式上,由学科专业知识为主向创新潜力和能力为主转变;在培养模式上,由单一学科专业制砖模式向多学科交叉、目标导向的个性培养模式转变;在责任主体上,由高校导师独立指导向高校+企业双师联合指导转变;在评价标准上,由学术论文为核心向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成效为核心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