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边疆民族地区迫切需要一大批“三农”情怀深厚的农学专业技术人才。农学类专业是艰苦专业,在综合性大学厚植农学类专业学生的“三农”情怀十分必要。涉农综合性大学普遍缺少农业院校的耕读文化氛围,“三农”情怀的养成既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更需要耳濡目染、切身体会的实践思政滋养。农学类专业实践性强,需要有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需要有毕业论文真题实做的科研历练,但是由于产学研协同不够,学生培养过程与农业生产实践结合不紧密,农学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不到位,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有较大的差距。探索建立产学研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深度合作模式,建设高质量实践教学资源,提升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厚植学生“三农”情怀十分必要。
2011年以来,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依托学科和科研平台、校地企密切合作、争取科研项目与经费,为产学研协同建设高质量实践教学资源提供保障。以农业生产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科技类项目实施为纽带,政府和企业为项目提供基地,师生团队做研发,为农业部门、企业和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建设紧密合作、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实践教学平台。学生从科研项目和生产需求中选题,教师与技术人员双重指导,以真题实做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学校通过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课程实习、综合实习、毕业生产实习三位一体,厚植学生“三农”情怀。
一是构建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三农”情怀培养路径,让学生在全学程、不间断的实践过程中,厚植“三农”情怀。农业社会实践给学生更多的是感性认识,学生有机会走进农村、亲近农民、了解农业,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意识和热爱劳动、崇尚劳动的价值取向。学院从新生一入学就从专业教师中配备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学业和发展,本科生导师配合学工部门指导学生假期社会实践,让学生在社会调查和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三下乡”专项社会实践中,走进农村、走近农民、了解“三农”,培养学生做到脚下有泥土,胸中有情怀。专业实践是让学生在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过程中,从试验数据、示范效果上深化科技对农业生产重要支撑的认识,体会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坚定强农兴农的信心,提升服务乡村振兴的本领。学生在实践中坚定强农兴农的信心,增强乡村振兴的使命意识,不断厚植“三农”情怀。
田间课堂
二是构建以课程实习、综合实习、毕业生产实习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服务“三农”本领,坚定强农兴农的信心。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2019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延长了专业实习时间,农学等专业实践学分占比由30%提高到33%。学生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以专业实践为主,到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课程实习,到产学研基地进行毕业生产实习,开展田间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服务,专业课设置实习时数不少于1周,综合实习设置暑假小学期,毕业实习不低于12周,保证了农事过程的全覆盖,校内指导教师和行业指导教师联合指导学生完成综合实习和毕业实习任务,在教学实践中巩固和升华理论知识、开阔专业视野、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坚定强农兴农的信心。
田间试验
三是以农业生产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实施为纽带,校地企协同共建科研与实践教学基地,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依托学科和科研平台,专业教师与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辽市农牧业科学研究所、奈曼旗中蒙药材办公室等单位联合申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子课题、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兴蒙重点专项等各级各类项目60余项,争取各类经费2500多万元,为建立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提供了经费保障。以农业科技项目实施为驱动,校地企协同,政府和企业为项目提供平台资源,师生团队做研发,为农业部门、企业和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在科左中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国家农业产业园区、通辽市玉米新技术集成与示范基地、奈曼旗中蒙药材种植基地等联合设置试验示范150余项,建设紧密合作、互利共赢的高质量实践教学平台30个。
四是完善学生从科研项目和生产需求中选题、教师与技术人员双重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真题实做的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学校修订了《本科生毕业论文改革实施方案》等教学文件,各专业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实施细则,完善了毕业论文管理制度。产学研协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毕业论文选题。专业教师与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通辽市农牧业科学院等联合申报项目,不断突破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基于实施科研课题任务需求和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的需要,师生互选,组建教师牵头、研究生本科生融合的科研团队,原则上团队按指导教师、研究生、本科生1:2:4配置,每一名学生都有明确的任务分工,在完成科研任务的同时完成学业。
论文真题实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偏于学术,甚至综述论文占有相当比例,毕业论文环节对学生培养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对接任务需求,服务生产需要,学生设计试验方案,开展试验示范,分析试验数据,完成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及双创竞赛。学生在完整的科研实践过程中,创新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得到了全面的培养。每年有30余名教师、40余名研究生、120余名本科生参与试验示范与技术推广,完成创新创业项目选题100余项,近5年考研升学率平均为57%,2022年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和草业科学学生考研上线率分别为79.5%、78.7%和71.4%。
示范推广
项目实施以来,产学研共建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基地30个,完成本科生学年论文、毕业论文600余篇,本科生发表论文48篇;研究生完成硕士学位论文72篇,其中3篇论文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硕士论文,2篇论文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学生获“互联网+”大赛等国家级奖4项、自治区级奖24项,考研升学率平均51%;毕业生大多扎根基层,求真务实、踏实肯干,为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奉献青春,他们有自治区农牧丰收一等奖获得者,也有“脱贫攻坚的排头兵”,2020 年毕业的赵鹏宇,作为基层选调生,入选 “2021 年北疆就业资讯评选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
农学、农资等专业入选自治区一流专业,作物栽培学等4门课程入选自治区一流课程;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等科技奖7项,入选全国主推农业技术1项,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各1人,获教育部新农科建设立项2项,获自治区级教学研究课题8项,新增国家民委等省部级科研平台2个、草原英才创新团队1个,作物学学科入选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多名教师获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融入地方发展的优秀高校教师等荣誉称号。
产学研协同育人,厚植了学生知农爱农的“三农”情怀,强化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科与专业的内涵建设,提升了师生服务“三农”能力和社会贡献,为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探索了有益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