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原华北航天工业学院),是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公办普通二本院校,是服务国家(航天)特殊需求人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
学校坐落在河北省廊坊市市区,始建于1978年,先后隶属于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划转到河北省,2003年4月,河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签署协议,共建学校。2011年10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培养服务国家(航天)特殊需求人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单位,授权工程领域为航天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著名运载火箭与卫星技术专家孙家栋院士为学校名誉校长。
学校占地753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学校有教职工8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教师267名,博士、硕士学位教师550名,具有行业背景或“双师型”教师占20%以上。学校现有“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省级重点学科;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产业经济学”等3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本科教育创新高地1个;有国家和省重点建设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9门。现有全日制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近12000人。建校以来,累计为社会输送各类人才6万余名,其中为航天系统输送万余名毕业生,先后获得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颁发的“航天人才贡献奖”(2003-2007年度)和“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2006-2010年)。
学校建有39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先进的实验室(中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有与航天五院共建“航天工程制造工艺研发中心”、与航天九院共建“电子工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2个省政府与央企共建的高校重点实验室,河北省精密光栅位移传感器制造与检测技术工程实验室,河北省院士工作站,河北省航天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7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3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学校联合中科院遥感所、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航天503所)等四家单位共建“河北航天遥感信息处理与应用中心”,推动航天遥感信息技术在河北环境治理、城市规划,农业、林业等领域的推广应用,为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中心”被认定为河北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继承“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严谨务实、勇攀高峰”的航天传统精神,秉承“进德修业,精益求精”的校训,营造“勤学、慎思、求真、笃行”的学风,努力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强校战略,保障教学的中心地位,大力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以党的建设和改革创新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社会信誉良好、航天特色鲜明的工程技术应用大学。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75年8月31日以后出生者),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的考生年龄不限。
4.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5.已获硕士学位的人员只准报考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硕士研究生。
6.报考我校航天工程专业考生以往所学专业须为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等相同或相近专业;报考我校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考生以往所学专业须为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等相同或相近专业。
7.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自考本科生和网络教育本科生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2015年11月14日)前取得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证书方可报考);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2016年9月1日,下同)或2年以上,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二、对同等学力考生的要求
1.同等学力人员报考专业应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
2.同等学力人员获得复试资格后,复试时除复试内容外还须以笔试形式加试两门本科主干课程,如测试不合格,为复试不合格。
三、招生类别及学制
1. 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工程硕士(具有学历、学位双证书)。
2. 招生工程领域及人数:航天工程20人可接受推免生2人、电子与通信工程20人,可接受推免生2人,最终招生总人数以教育部下达计划为准,拟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推免生系统确认的录取人数为准,若无推免生报考我校,推免生计划自动划到统考生计划内。
3.学制与培养形式:全日制2.5年,强调校内导师与航天院所企业导师相结合——“双导师”制,采取系统的课程学习、工程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四、复试录取
1. 我校将根据当年教育部确定的相关报考学科门类的基本复试要求及各专业录取名额确定复试名单。
2. 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到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研究生部网站下载相关表格,按时到校参加复试。
3. 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复试时须持身份证、准考证、毕业证(应届生提供学生证、学习成绩单)、学位证等证件的原件和复印件。
4. 复试包括面试(含英语口语测试)、笔试和实践技能测试等内容。复试科目、时间、地点请及时关注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研究生部网站的通知。
5. 符合调剂政策的考生,必须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调剂系统进行调剂录取。我校将坚持德、智、体全面考核的原则,衡量考生综合素质,确定拟录取名单。录取政策请关注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研究生部网站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相关信息。
八、学费与奖助政策
根据国家规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研究生教育全面实行收费政策。我校按照国家和河北省的相关规定收取每生每年7000元学费,并设立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包括优秀奖学金、优秀生源奖学金、科技创新奖学金、航天奖学金等)、“三助”岗位等,用以资助研究生学习。(详见《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硕士研究生奖助管理办法》)
(一)研究生国家助学金
1.奖励范围:纳入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我校所有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有固定工资收入的除外)。
2.奖励金额:硕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发放标准为每生每年6000元。
3.发放期限为研究生基本学习年限内,即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制年限。
(二)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1.奖励范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审一次, 名额以当年河北省教育厅分配的名额为准,我校所有符合条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
2.奖励金额: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万元。
(三)研究生学业奖学金
1.奖励范围:我校将根据河北省相关文件和研究生收费标准、学业成绩、科研成果、社会服务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我校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面、等级、奖励标准,我校所有符合条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均有资格申请。
2. 奖励金额:研究生学业奖学金标准不超过同阶段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标准的60%。
(四)学校奖学金
根据国家及河北省相关规定,我校建立研究生多元奖助政策体系,吸引优质生源报考我校研究生。具体组成入下:
1. 航天奖学金
根据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基于奖励航天工业所需优秀专业人才的设奖目的,我校联合航天两大集团设立研究生航天(CASC、CASIC)奖学金。
我校依据航天(CASC、CASIC)奖学金评审细则,评选品学兼优、确能起到榜样示范作用的学生为航天奖学金获奖人选。航天奖学金的评审采取学生申报、材料审核和评委会评审的方式进行。申请者须为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最终获奖金额和获奖人数由评委会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决定。
2. 研究生优秀生源奖学金
(1)全日制本科毕业于“985工程”院校且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研究生,入学后一次性奖励8000元;
(2)全日制本科毕业于“211工程”院校且获得学士学位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研究生,入学后一次性奖励6000元;
(3)全日制本科毕业于一般本科院校但在河北省按“一本”分数线招生(如石家庄铁道大学、燕山大学等学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我校研究生,入学后一次性奖励4000元。
(4)我校应届本科毕业生一志愿报考我校研究生,入学后一次性奖励5000元。
(5)凡一志愿报考我校研究生的学生,入学后一次性奖励2000元。此项奖励与前4项奖励不累加。
3. 研究生优秀奖学金
我校针对研究生一年级课程阶段的学习情况进行奖励,按照学业考核成绩和获奖学金比例相结合的办法评定。
研究生优秀奖学金一等奖,2000元/人,获奖比例为5%;二等奖,1200元/人,获奖比例为10%,三等奖,800元/人,获奖比例为15%。
4.科技创新奖学金
我校为鼓励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取得优异成绩,不断提高研究生科研实践能力,依照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和管理实际,在优秀奖学金的基础上设立科技创新奖学金。
科技创新奖学金一等奖,4000元/人,获奖比例为5%;二等奖,2000元/人,获奖比例为10%;三等奖,1000元/人,获奖比例为15%。
(五) “三助”岗位津贴
我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研究生设立研究生“三助”(助教、助研和助管)岗位,并结合廊坊市物价水平提供相应的岗位津贴。我校重视助研岗位设置并加大助研津贴资助力度,建立健全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的积极性。
九、其他
1.2016年实际招生规模数以国家下达的实际招生规模数为准,各专业招生数在该目录指标的基础上按相应比例增加或减少,目录中的招生人数仅供参考。
2.在校的非应届毕业生不得报考。
3.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信息均在网上发布,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如有调整,以我校研究生部网站公布的为准,请考生及时登录网站(http://yjsb.nciae.edu.cn/)查询有关通知。
4.考生报名时不再出具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材料,考生与所在单位因报考研究生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而使我校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校不承担责任。
5.考生报名时,填写报名信息必须真实,如发现弄虚作假,不论招生工作进行到哪一环节,都将取消该考生资格。
6.如国家出台新的招生政策,我校将作相应调整,并及时予以公布,请关注我校网站。
学校主页:http://www.nciae.edu.cn
研究生部网址: http://yjsb.nciae.edu.cn/
学校地址: 河北省廊坊市爱民东道133号
邮政编码: 065000
办公地点:北华航天工业学院东校区研究生部(教12-216)
联 系 人: 陶老师、董老师
联系电话: 0316-2085983
电子邮箱:bhhtyjsb@126.com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热忱欢迎符合条件的考生报考我校研究生!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2016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目录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及名称 |
拟招 |
初试科目 |
复试科目 |
同等学力考生 |
---|---|---|---|---|
085208电子与通信工程 |
20 |
|
||
01 电子工艺与微电子技术 |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
① 501数字电子技术(含EDA技术)(报考01~04方向必选) |
① 502传感器技术 |
085233航天工程 |
20 |
|
||
01 精密制造技术 |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论 |
① 601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② 602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报考03方向必选) |
① 603机械设计 |
注:表中各专业招生人数暂定为2015年国家下达计划人数,最终招生人数以教育部2016年下达计划为准。
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 |
科目名称 |
参考书 |
出版社 |
作者 |
---|---|---|---|---|
801 |
模拟电子技术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康华光 |
802 |
信号与系统 |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吴大正 |
803 |
控制工程基础 |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第六版) |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
杨叔子、杨克冲 |
804 |
材料力学 |
《材料力学》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刘鸿文 |
805 |
材料科学基础 |
《材料科学基础》 |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
刘智恩 |
806 、508 |
操作系统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
汤小丹、汤子瀛 |
807 |
计算机网络原理 |
《计算机网络 第5版》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谢希仁 |
808 、507 |
C语言程序设计 |
《C语言程序设计》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谭浩强 |
501 |
数字电子技术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阎石 |
501 |
EDA技术 |
《EDA技术与实验》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李国洪 |
502 |
传感器技术 |
《传感器》(第四版)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唐文彦 |
503 |
单片机与接口技术 |
《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胡汉才 |
504 |
高频电子线路 |
《高频电子线路》(第四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肃文 |
505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计算机组成原理》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唐朔飞 |
506 |
数据结构 |
《数据结构(c语言版)》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严蔚敏 |
509 |
遥感导论 |
《遥感导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梅安新 |
510 |
遥感地学分析 |
《遥感地学分析》 |
测绘出版社 |
陈述彭 |
511 |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
《地理信息系统概论》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黄杏元 |
601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于俊一 |
602 |
工程材料及成形技术基础 |
《航空工程材料与成形工艺基础》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
王立军、胡满红 |
603 |
机械设计 |
《机械设计》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濮良贵 |
604 |
数控技术 |
《数控技术》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龚仲华 |
605 |
工程材料 |
《工程材料》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郑明新 |
606 |
材料分析方法 |
《材料分析方法》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周玉 |
607 |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
《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齐晓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