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1〕10号)及《教育部关于加强硕士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学〔2006〕4号)文件的要求,为保证我校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质量,规范硕士研究生的复试工作,特制定本程序。
一、总则
复试是对拟录取的考生进行的复查性考试,从德智体、专业素质、实践能力等方面全面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复试过程中严格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二、复试原则
1.坚持科学选拔。各学位点可积极探索并遵循高层次专业人才选拔规律,采用多样化的考察方式方法,确保生源质量。
2.坚持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结果公开、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3.坚持全面考查,突出重点。在对考生德、智、体等各方面全面考察基础上,突出对专业素质、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方面的考核。
4.坚持客观评价。业务课考核成绩应量化,综合素质考核也应有较明确的等次结果。
三、复试组织管理
1.学校成立由主管领导任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本单位复试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制订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组织开展本单位复试各项工作。
2.各学位点成立院(系)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小组,负责制订院(系)复试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指导复试小组进行相应考核工作。
3.各学位点按学科(专业)成立复试小组,在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和招生复试工作小组指导下具体实施面试和实践能力等考核。
4.复试小组负责确定考生面试和实践能力考核的具体内容、评分标准、程序,并具体组织实施。 е
四、复试主要方式和内容
(一)主要方式
1.笔试
主要为专业课测试。对同等学力及跨专业(拟录取专业和毕业专业为不同学科类别的视为跨专业)考生须加试至少两门不同于初试科目的本科主干课程。
2.实践(实验)能力考核
各专业根据自身特点自行安排。主要测试实验和操作技能,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面试
具体要求:
(1)每生时间一般不少于20分钟;
(2)每个复试小组成员一般不少于5人;
(3)每个复试小组要对每位考生的作答情况进行现场记录,并妥存备查;
(4)同一学科(专业)各复试小组的面试方式、时间、试题难度和成绩评定标准原则上应统一。
(二)主要内容
为提高复试的有效性,各学位点可以根据各自学科(专业)特点及办学特色决定复试内容。一般应包含以下基本方面:
1.专业素质和能力
(1)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
(2)全面考核考生对本学科(专业)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
(3)外语听说能力;
(4)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综合素质和能力
(1)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等;
(2)本学科(专业)以外的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学生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或实际工作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3)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
(4)人文素养;
(5)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3.体检
参照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联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要求,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卫生部办公厅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学生入学身体检查取消乙肝项目检测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学厅〔2010〕2号)规定执行。
五、复试成绩的使用
1.复试成绩总分为100分,计算方法如下。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复试总成绩=复试英语成绩×30%+复试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30%。
2.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按权重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复试成绩占总成绩的权重为40%,初试成绩总分换算成百分制后占总成绩的权重为60%。计算方法如下:初始总成绩=原初试总成绩/5;考试总成绩=初试总成绩×60%+复试总成绩×40%。
3.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经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适当加分,计入复试成绩,并由复试小组会议提交说明材料备查。
4.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考核及体检不作量化计入总成绩,但考核结果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同等学力、跨专业考生加试课程的成绩不计入复试成绩,但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六、复试的监督和复议
1.实行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全面负责,严肃处理违纪违规事件。
2.实行复议制度。若考生对复试结果有异议,可在公布复试结果3天内投诉或申诉。对投诉和申诉问题经调查属实的,由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责成复试工作小组或复试小组进行复议。
?
相关链接:
2012年考研复试专题 | 复试经验 | 复试试题 | 复试交流 | 2012年考研讨论版
2012年考研调剂中心 | 2012年全国考研复试线 | 历年考研复试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