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深受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竞相贬值、贸易战、高失业率、德国和其他地区的恶性通货膨胀以及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普遍的经济分类的现象的影响。布雷顿森林体系协议的目的是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主要的监管机构,通过约束和灵活性这两方面的结合来努力避免混乱局面的再现。
(1)约束
固定汇率制度从两个方面形成了约束。其一,维持固定汇率制度的要求为竞争贬值配备了一个刹车装置,给世界贸易环境带来了稳定。其二,固定汇率制度给各个国家施加了货币约束,从而抑制了通货膨胀。
(2)灵活性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设计者希望避免高失业率,于是在该体系中构建了一些有限的灵活性:基金组织贷款机制和可调整的平价。
当一国迅速的紧缩性货币政策或财政政策危害到该国的就业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随时准备向其成员国出借外币,帮助这些国家克服短期国际收支逆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认缴的黄金和货币为这种贷款提供了资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向这些面临巨额逆差的国家提供短期的外币贷款,为这些国家降低通货膨胀率和减少国际收支逆差赢得了时间。
可调整的平价制度允许一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定该国的国际收支处于“根本性不平衡”时,实施幅度超过10%的货币贬值。所谓根本性不平衡,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议的贷款中并没有定义,但一般认为适用于那些对该国的需求出现长期的不利变化的国家。如果不贬值,这样的国家将出现高失业率和持续的贸易逆差,直到国内的价格水平大幅度下降到足以恢复国际收支平衡的程度。按照这种观点,货币贬值有助于避免这一痛苦的调节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