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随手扔”变“随手分”
最近,“垃圾分类”成了热词。
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随着上海等地通过地方立法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垃圾分类这项由点到面、逐步启动的工作被纳入法治轨道,各项举措有望硬起来、强起来,垃圾分类正在从日常生活中的“选答题”变为“必答题”。
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垃圾分类看似一件小事,但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而且,有些习惯是长期养成的,不可能指望通过立一部法就能移风易俗、毕其功于一役。实际上,不少市民反映,由于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知识,扔垃圾时,很少严格按照要求将不同垃圾分类投放;由于缺乏刚性的约束措施,垃圾分类更像是一道“选答题”,可做可不做,分类放置的垃圾桶常常成为摆设。
对此,需要更加深入细致的宣传教育引导。不少地方进行了积极探索:有的地方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带动整个家庭自觉做好垃圾分类;有的地方鼓励社会组织开展活动,手把手讲授垃圾分类技巧。同时,也需要刚柔并济,通过立法加大对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行为的惩治力度。如责令违法当事人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再予以罚款或吊销许可证。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行动起来,变“随手扔”为“随手分”,培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