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的爆发背景
1.教育发展
中国的科举制度在清末“新政”中,因学习西方及日本学制而改变,于1905年被废除。到了民国初,以北京大学为首的高校获得进一步的发展,李大钊、陈独秀、章士钊、胡适、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被聘请于北大任教。各大高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和开放进步的思想和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成为五四运动的重要动力。
2.思想组织准备
甲午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不断觉醒,尤其是革新思想不断影响着中国的年轻一族。辛亥革命后,以陈独秀所创办的《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为代表的一系列刊物的发表以及白话文运动的发展,更推动了自由、反抗传统权威等思想深入人心,无论是学生还是一般市民都深受触动。新文化运动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促使先进分子尤其是青年学生积极开展爱国活动。
社团组织在中华民国的发展,包括少年中国学会、工学会、新民学会、新潮社、平民教育讲演团、工读互助团等等,为五四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奠定了组织基础。
3.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发生使欧洲各国无力东顾,中国的工商业获得很大的发展。从事工商业的人口持续增加,民族工业,尤其是轻工业发展迅速,城市中的工商阶层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在五四运动中,他们成为声援爱国学生的重要力量。
4.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1919年1月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然而,中国代表提出的合理要求不但遭到拒绝,而且会议竟然规定德国在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这一事件引起了国人极大的不满,学生们率先走上街头,“五四运动”由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