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长假结束,人们纷纷返回各自的工作岗位,开始新一年的征程。平日紧绷的心和劳碌的身体刚得到些许舒缓,又要再次调整到工作、学习状态。告别长假前期的兴奋悠闲,也许心底会泛起几许焦虑与担忧,关于学习的种种考虑不由自主地涌现,2014年考研还未结束,同学们仍需努力,2015年考研复习箭在弦上,一触即发,考与不考不能再犹豫。
2014年考研:“不抛弃,不放弃”是你最难被剥夺的武器
很多初试成绩在悬崖边上的考生的想法,在最终结果还没有出现之前,他们往往自己已经放弃。其实这是一种很不成熟的做法。考研看的是最后的成败,既然事情还没有盖棺定论,既然事情还有可塑的余地,聪明的人就会选择尽力争取,这是复试决胜最可贵的精气,也是你最难被剥夺的武器。坚信自己能笑到最后,并以巨大的热情将要做的事情有条不紊地做到位。坚持努力到最后一秒,这本身就是胜利。因此,初试分数低的同学,也不要期望值太低,既然你已经通过复试,说明你是优秀的。沉着应考,认真准备,把思想包袱抛开,事情反而会容易许多。借用《士兵突击》里面的一句话:“不抛弃,不放弃”,相信坚持的力量,相信只要努力,成功就会离你越来越近。
春节过后,对于复试,相信大家已经有了全面的梳理,如果您认真思考了以上问题,您或许可以找到自己的一些资源。更重要的是,您可以大致了解什么是咱们讨论的“资源”:与面试相关的经验、知识、能力都可以成为资源。其实弄清这一点,只要您愿意,总能挖掘到有价值的资源。另外,若把资源做一下分类:“临场资源”和“专业资源”。也可以沿着这个思路挖掘更多的资源,为下一步的深加工(转化成自身优势)做准备。
转化优势。有了原材料,只有进行深加工,才能增加附加值,进而卖个好价钱。对已经走到复试这一步的您来说,自然是希望通过“深加工”把自己“卖个好价钱”——成功地推销给导师。如何“深加工”?简单地说就是思考自身资源和面试要求之间的联系,把以前的成功经验移植过来。比如:您参加过班干部的竞选。班干部竞选和研究生复试面试的有些类似之处:都是临场发挥,都是通过展示自己优势说服决策人选自己。假设您在参加班干部竞选时是通过开场调侃自己来缓解紧张情绪的,效果不错,那您能否准备两段考研复试的自嘲式的开场白,让自己也让面试老师放松下来?还有,竞选时您是如何展示自身优势,说服听众的,能够移植过来?再比如,专业方面,您是学数学的,报考的是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您的资源中有一项是“做过小的发明或课程设计”,那该怎么“深加工”?还是上面的思路。课程设计和计算机专业研究生有什么联系?联系很多:做研究需要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既然您在专业之外的课程上花了不少精力做课程设计,可见您有兴趣;读计算机的研究生需要动手编程,如果您的课程设计做得可以,可以向面试老师展示您的动手能力:瞧,我可是内(数学)外(编程)兼修的!
2015年考研:收拾心情 准备出发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如果说考研是第二次高考,那么考研选专业就可能为你以后的事业开创一条新路,这条新路可能会给你未来的人生带来转机。那么,面对众多的学校和专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兴趣能驱使你不断向前,加之以前学习的基础会让你在专业学习上如鱼得水,你可能会在未来的人才竞争中高出一筹。选择考研的学校和专业并没有一定之规,这主要取决与考生本人。考生应该弄清楚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在哪里,要弄清楚自己读研究生的目的是为了干什么?我们不能学阿Q看见一群白盔白甲的人投奔了革命党于是自己也投身了,我们不能看见别人都在考研也随波逐流。最后,对于考研是该选择名校还是普通学校,老师建议量力而行,名校优先。名校的研究生试题并非想象那么难,因为英语和政治都是一样的,而不一样的是名校的专业课试题。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准备考研与大家正式开始复习这门学科的时间段里,也就是新一年的考研大纲出来以前,大家首先要做好准备——画图纸,也就是定计划,有计划地学习会使我们每天都在庸碌中低效度过,看似学了大量的东西,而事实上,我们的学习效率很低,这就要求大家为完成学习任务制定一个合理的,符合你自身情о?况的计划。大家可以参考他人的意见,在综合自身的特点实事求是地制定,如果可以找一个比较有经验的老师或者是同学协助我们完成,那么这份计划应该是比较完美的了。至于该如何制定?这个计划要做到什么程度?跨考教育张老师认为,这个计划应该是一个全年总括的大计划,这份计划也是大家的一份长期的,也就是这几个月的政治复习总体计划,总体计划的制定,这份长期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对政治全年复习有一个整体的脉络,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总体计划以后在每一个短的时间里,也会给大家制定一份包括考点,及重难点的短时复习计划,有了这个计划,大家就可以在一定的时间按部就班的完成任务,以任务的方式敦促自己的学习。
此外,摆脱长假回来后的懒散与悠哉,专注于做自己的事情,不为其他杂念所动才是最好的选择。你现在所能做的就是静下心来认真复习。无谓的担心,只能让成功离你越来越远。再说,考试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很多著名人物考试落榜,却能够自学成才,另辟蹊经,实现自我理想,对社会做出贡献。如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等都о是落地的秀才,谁能说他们在历史上的贡献没当时考中的状元大呢?“条条大路通罗马”,何必非走此路不可呢?这种担忧只会增加无端的焦虑,从而影响复习。我们应重视考研,但又不能把考研视为走向成功的独木桥,要以一种从容的心态坦然地对待它。忽略对结果成败的过多关注,力求有稳定的“瓦伦达心态”,提高成功的机率。
“心存高远,意守平常;闲看云卷云舒,笑品世事无常。身体而о力行,虽小步终成千里。”希望大家都能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考研,倾尽全力,力争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