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科目:海上交通工程
一、绪论
考试内容:
早期的海上交通研究、系统研究海上交通的开端、海上交通工程学的确立、海上交通工程的定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船舶交通管理(系统)的研究、我国的海上交通研究
考试要求:
1.掌握早期海上交通工程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掌握海上交通工程的定义及其内涵;
3.了解海上交通工程的确立及海上交通工程的研究内容;
4.掌握欧洲及日本、我国早期海上交通工程的研究内容及其偏重点。
二、 海上交通要素
考试内容:
海上交通的定义、海上交通的分类、船舶特性、驾驶人员特性、航行水域、自然条件、交通条件
考试要求:
1.掌握海上交通的定义,理解其内涵;
2.掌握海上交通安全系统的构成,并对其组成因素的定义、特性有深入的理解。
三、海上交通调查
考试内容:
海上交通调查目的、调查项目、调查工作、调查方法;视觉观测、雷达观测、雷达观测记录、航空摄影、交通观测点位置、海上交通观测实例;试验方案、试验环境、试验对象;查阅资料、发放调查表
考试要求:
1.掌握海上交通调查项目及目的;
2.知道各种调查调查的方法,以及各种调查方法的优点及缺点;
3.能够根据具体情况开展海上交通调查。
四、海上交通实况
考试内容:
船舶密度、船舶密度分布、船舶密度及其分布图;船舶航迹分布、航迹分布图;交通流概念、交通流模型图式、交通流基本模型关系式;船舶速度分布;交通量的分类、交通量的表示方法、进出港口船舶数、加权交通量、船舶分布;基本统计方法、船舶到达规律、船舶间时距、船舶速度的统计特性;交通容量的概念、交通容量的分类、影响交通容量的因素、交叉路口与锚泊区的容量
考试要求:
1.掌握出现的概念及其内涵;
2.掌握船舶密度、航迹分布、船舶速度分布型式与安全的关系;
3.理解交通流基本模型中参数之间的关系;
4.掌握船舶交通密度、航迹分布的获取方法;
5.掌握各种交通容量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6.理解影响交通容量因素与交通容量的关系。
五、船舶行为
考试内容:
船舶行为的概念、影响船舶行为的因素、船舶行为研究方法、船舶行为研究的意义;船舶领域概念的提出、开阔水域船舶领域模型的建立、藤井和Goodwin建立的船舶领域模型的区别;平滑不等扇形领域边界的圆形领域、变更中心船位置和船首向的椭圆领域、对遇情况的船舶领域、其他形状的船舶领域、船舶之间的标准分隔;动界;会遇的概念、会遇的定义、研究会遇的实际意义、实际观测到的会遇情况;避碰行为、海上避碰行为的统计研究、避碰决策时间和距离、实际通过距离的统计分布、最小安全追越距离(MSOD)、避让操船措施
考试要求:
1.掌握出现的概念及其内涵;
2.理解研究船舶行为的研究方法及意义,影响船舶行为的因素;
3.藤井和Goodwin船舶领域模型的建立及其区别,以及船舶领域模型的后续发展;
4.掌握动界模型的提出、各种会遇定义的区别,研究会遇的实际意义;
5.了解避碰行为的研究情况。
六、海上交通事故
考试内容:
海上交通事故、海上交通事故调查、研究海上交通事故的意义;碰撞事故的规模、碰撞事故的规律和影响因素、碰撞事故的原因;搁浅触礁事故的规模、搁浅触礁事故的规律与影响因素、搁浅触礁事故的原因;碰撞次数与碰撞率(Collision rate)、会遇次数和会遇率(Encounter rate)、碰撞概率(Collision probability)、近距离错过(Near miss)和时间差(Time clearance)、避碰操纵次数(Number of CAMs)、综合碰撞率
考试要求:
1.掌握海上交通事故的定义、交通事故数据的来源、海上交通事故实况的内容、交通事故调查的范围、交通海上交通事故调查的目的及意义;
2.理解船舶碰撞事故规模的内涵及影响碰撞事故的因素、造成碰撞事故的原因、相关模型;
3.理解船舶搁浅事故规模的内涵及影响搁浅事故的因素与规律。
七、船舶交通模拟
考试内容:
模拟的含义与作用、模拟的模型与建模、计算机模拟;航海模拟器、航海模拟器模拟的作用、模拟器模拟的实施;概述、计算机模拟模型、船舶交通计算机模拟、船舶交通计算机模拟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