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根据2017年国际最具权威性的四大高校综合排行榜(USNews、ARWU、THE和QS),广州医科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全球第999位,全国高校第107位。
学校下设21个学院,7所直属医院和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1个研究机构,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拥有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28个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其中呼吸内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科排名全国第二、胸外科排名全国第六,临床医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学校坚持“人才立校”战略,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44人。
学校是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致力于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0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名牌专业3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其中5个专业排名进入全国前20强。建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试点学院3个。
学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建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5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约11000人。近五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过97%,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近六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市级以上各类纵向科研课题30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百强;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的科技奖励约40项;在包括《Nature Medicine》、《New Eng J Med》、《Lancet》在内的世界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约5000篇。冉丕鑫教授团队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早期干预”项目荣获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噻托溴铵对早期慢阻肺疗效获确认”入选“2017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刘见桥教授团队关于基因编辑的研究成果——“CRISPR编辑人类胚胎有效性首次获证”入选科技日报社评选的“2017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和教育交流合作,是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并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学校与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教授深入合作,建立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
半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学校逐渐形成了“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确立了“德术兼修,医文相融,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立足广州、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积极推进“人才立校、学科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力把学校建成为一所位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列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力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根据2017年国际最具权威性的四大高校综合排行榜(USNews、ARWU、THE和QS),广州医科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全球第999位,全国高校第107位。
学校下设21个学院,7所直属医院和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1个研究机构,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拥有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28个市级及以上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一批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其中呼吸内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科排名全国第二、胸外科排名全国第六,临床医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
学校坚持“人才立校”战略,汇聚了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现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1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044人。
学校是全国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致力于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0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8个,省级名牌专业3个,省级特色建设专业4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其中5个专业排名进入全国前20强。建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1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省级试点学院3个。
学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建有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5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约11000人。近五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过97%,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近六年,学校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市级以上各类纵向科研课题30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百强;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的科技奖励约40项;在包括《Nature Medicine》、《New Eng J Med》、《Lancet》在内的世界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约5000篇。冉丕鑫教授团队关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早期干预”项目荣获2017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噻托溴铵对早期慢阻肺疗效获确认”入选“2017年度中国十大医学科技新闻”。刘见桥教授团队关于基因编辑的研究成果——“CRISPR编辑人类胚胎有效性首次获证”入选科技日报社评选的“2017年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和教育交流合作,是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并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高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学校与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教授深入合作,建立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
半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学校逐渐形成了“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确立了“德术兼修,医文相融,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立足广州、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积极推进“人才立校、学科强校、特色兴校”三大战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力把学校建成为一所位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列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医科大学,力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