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应用技术大学(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上应大”,是全国最早以“应用技术”命名的市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100所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设单位、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是一所以应用型、技术型科学研究为导向,以工科为主、经管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肇始于1954年,是由全国示范性高工专——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原国家轻工业部所属上海香料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2007年以优良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留学生招生资格;200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开始研究生教育;2010年奉贤新校区落成,学校主体搬迁至奉贤新校区;2016年经由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2017年起开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校连续九次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有奉贤校区和徐汇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28亩。下设19个二级学院(部),现有51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包括28个二级学科和方向)和5个硕士专业学位点。现有教职工1610名,其中专任教师1022名。全日制在校生15982人,其中高职生617人,本科生14278人,研究生1087人。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76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63.17万册,电子图书86.65万册,中外文网络数据库48个。
【人才培养】
学校致力于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以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6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 9个,目录外应用型本科专业2个。与上药集团等企业联合建立了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拥有“都市轻化工业实验教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香料香精实验教学和轨道交通运行与安全3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两届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0项,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包括28个二级学科 和方向)和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其中化学工程专业学位领域被列为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建有国家级平台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三个学科分别入选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和II类高原学科。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1610人,其中专任教师102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8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16%;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 47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4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49名,占专任教师总数53.72%。
【科学研究】
近三年学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基础前期研究专项等国家级项目89项,省部级项目110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5项,2014年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5年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首次发布的“中国大学专利技术转让排行榜100强”排名中学校名列全国第54位,在上海高校(含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位列第6位; 2016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上海市和企业共同资“联盟计划”项目获批数连续七年稳居全市高校首位。
【社会服务】
学校与江苏、浙江、山东、山西、云南、贵州、新疆等省市的30多个城市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工作站或者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了4个实体研究院:与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联合建立东美方谷研究院”,支撑化妆品支柱产业;与上海科学院合作建立“上海高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为新能源材料、物联网、智能交通等研究成果转化搭建平台;与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联合建立“金华花卉苗木产业研究院”“鄢陵花术产业研究院”,支撑花卉苗木支柱产业。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以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10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加拿大、美国和新西兰等国高校举办了市场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等4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近三年选派了200多名教师赴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143名海外教师来校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学校自2007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
【发展规划】
学校确立了以师生发展为中心,以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和技术创新为龙头,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成果、特色、品牌为落脚点,以国际化开放办学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为路途的发展思路。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三阶段”发展目标:第一步,到“十三五”末,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在上海应用技术型高校中名列前茅,在全国100所试点应用型高校中位列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进入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行列,初步建成一所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学校整体实力稳定在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前列,建成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上应大”,是全国最早以“应用技术”命名的市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国100所应用型示范本科高校建设单位、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是一所以应用型、技术型科学研究为导向,以工科为主、经管文理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
学校肇始于1954年,是由全国示范性高工专——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冶金高等专科学校、上海化工高等专科学校以及原国家轻工业部所属上海香料研究所合并组建而成。2007年以优良成绩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留学生招生资格;200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并开始研究生教育;2010年奉贤新校区落成,学校主体搬迁至奉贤新校区;2016年经由教育部批准,更名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实现了学校跨越式发展;2017年起开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学校连续九次获得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
学校有奉贤校区和徐汇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428亩。下设19个二级学院(部),现有51个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包括28个二级学科和方向)和5个硕士专业学位点。现有教职工1610名,其中专任教师1022名。全日制在校生15982人,其中高职生617人,本科生14278人,研究生1087人。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76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63.17万册,电子图书86.65万册,中外文网络数据库48个。
【人才培养】
学校致力于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以一线工程师为主的高水平应用技术人才。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6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 9个,目录外应用型本科专业2个。与上药集团等企业联合建立了国家级工程教育实践中心,拥有“都市轻化工业实验教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香料香精实验教学和轨道交通运行与安全3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近两届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20项,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学科建设】
学校拥有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包括28个二级学科 和方向)和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其中化学工程专业学位领域被列为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建有国家级平台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6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6个。三个学科分别入选上海市IV类高峰学科和II类高原学科。
【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工1610人,其中专任教师1022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48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7.16%;具有行业企业工作经历或实践经验的“双师双能型”教 47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6.48%;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49名,占专任教师总数53.72%。
【科学研究】
近三年学校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科技部重大基础前期研究专项等国家级项目89项,省部级项目110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5项,2014年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5年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首次发布的“中国大学专利技术转让排行榜100强”排名中学校名列全国第54位,在上海高校(含教育部直属高校)中位列第6位; 2016年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1项。上海市和企业共同资“联盟计划”项目获批数连续七年稳居全市高校首位。
【社会服务】
学校与江苏、浙江、山东、山西、云南、贵州、新疆等省市的30多个城市保持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建立了多个产学研工作站或者技术转移中心,建立了4个实体研究院:与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政府联合建立东美方谷研究院”,支撑化妆品支柱产业;与上海科学院合作建立“上海高等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为新能源材料、物联网、智能交通等研究成果转化搭建平台;与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联合建立“金华花卉苗木产业研究院”“鄢陵花术产业研究院”,支撑花卉苗木支柱产业。
【国际交流与合作】
学校与欧洲、美洲、亚洲、大洋洲、非洲以及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地区)的105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与加拿大、美国和新西兰等国高校举办了市场营销、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化学等4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近三年选派了200多名教师赴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143名海外教师来校参与教学和科研工作。学校自2007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
【发展规划】
学校确立了以师生发展为中心,以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和技术创新为龙头,以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成果、特色、品牌为落脚点,以国际化开放办学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为路途的发展思路。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提出“三阶段”发展目标:第一步,到“十三五”末,学校综合办学实力在上海应用技术型高校中名列前茅,在全国100所试点应用型高校中位列前列;第二步,到2030年,学校综合办学实力进入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行列,初步建成一所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第三步,到本世纪中叶,学校整体实力稳定在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前列,建成一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