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体育总局科研所”,英文简称CISS)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科技部保留和发展的国家级、多学科、综合性的社会公益类体育科研事业单位。
主要任务是引领和推动我国体育科技事业发展,把握国际体育科学前沿领域和未来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国民体质监测和健身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研究、体育政策研究、体育工程技术研究等领域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我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
具体职责是开展群众体育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开展竞技体育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开展体育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展体育工程学相关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进行学位教育、全国体育科技人才业务培训和资格审定工作,组织出版《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等学术期刊和体育科技出版物;促进体育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有效转化,负责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日常工作,开展体育科技宣传和科普工作,承担国家和总局下达的其他任务。
体育总局科研所现有国民体质研究中心、科学健身与健康促进研究中心、运动训练研究中心、运动心理与生物力学研究中心、运动生物科学研究中心、运动康复与体能训练研究中心、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体育工程研究中心8个研究中心和1个综合实验中心,拥有“运动训练监控重点实验室”和“运动心理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日常办事机构挂靠在体育总局科研所。另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生理生化分会和体育仪器器材分会也挂靠在这里。
体育总局科研所编辑出版中国体育科学领域内具有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体育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
现有在编职工127人,其中高级职称54人,博士学历5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体育总局中青年百人计划培养对象16人。建所以来,共有4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经人社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博士后培养工作,目前在站博士后3人,已出站博士后4人。
体育总局科研所积极开拓对外合作与交流,现已与德国、韩国、芬兰、奥地利、白俄罗斯、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乌拉圭、南非、新加坡、澳大利亚、古巴等国家的体育科研机构或高校建立了友好的学术往来关系,并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挪威体育学院、美国库珀有氧中心等世界知名体育科研机构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
体育总局科研所现有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医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已经培养出200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建所60年来,体育总局科研所围绕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实践主战场,开展全方位、多层面、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部委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63项,其中《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诊断和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中国乒乓球竞技制胜规律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中国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理论与方法》等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获得研究经费、SCI收录论文和授权专利逐年大幅增加。近10年来,共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基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等重大研究项目661项。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体育总局科研所”,英文简称CISS)创建于1958年,是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科技部保留和发展的国家级、多学科、综合性的社会公益类体育科研事业单位。
主要任务是引领和推动我国体育科技事业发展,把握国际体育科学前沿领域和未来体育事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国民体质监测和健身方法研究、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研究、体育政策研究、体育工程技术研究等领域为主要方向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我国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及提高国际竞争力提供科技支持和服务。
具体职责是开展群众体育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开展竞技体育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开展体育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展体育工程学相关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工作,进行学位教育、全国体育科技人才业务培训和资格审定工作,组织出版《体育科学》、《中国体育科技》等学术期刊和体育科技出版物;促进体育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有效转化,负责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日常工作,开展体育科技宣传和科普工作,承担国家和总局下达的其他任务。
体育总局科研所现有国民体质研究中心、科学健身与健康促进研究中心、运动训练研究中心、运动心理与生物力学研究中心、运动生物科学研究中心、运动康复与体能训练研究中心、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体育工程研究中心8个研究中心和1个综合实验中心,拥有“运动训练监控重点实验室”和“运动心理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
国家国民体质监测中心、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的日常办事机构挂靠在体育总局科研所。另外,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质研究分会、运动生物力学分会、生理生化分会和体育仪器器材分会也挂靠在这里。
体育总局科研所编辑出版中国体育科学领域内具有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体育科学》和《中国体育科技》。
现有在编职工127人,其中高级职称54人,博士学历5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体育总局中青年百人计划培养对象16人。建所以来,共有4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3年经人社部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博士后培养工作,目前在站博士后3人,已出站博士后4人。
体育总局科研所积极开拓对外合作与交流,现已与德国、韩国、芬兰、奥地利、白俄罗斯、美国、日本、俄罗斯、英国、乌拉圭、南非、新加坡、澳大利亚、古巴等国家的体育科研机构或高校建立了友好的学术往来关系,并与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挪威体育学院、美国库珀有氧中心等世界知名体育科研机构签订了双边合作协议。
体育总局科研所现有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医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已经培养出200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建所60年来,体育总局科研所围绕国家体育事业发展实践主战场,开展全方位、多层面、高水平的科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获得部委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363项,其中《我国优秀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的诊断和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中国乒乓球竞技制胜规律的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中国优秀运动员运动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理论与方法》等重大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获得研究经费、SCI收录论文和授权专利逐年大幅增加。近10年来,共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基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体育总局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等重大研究项目661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