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齐鲁工业大学

  •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 院校地址:北京复兴路63号,北京166信箱 人才资源部
  • 官方网址:
  • 官方电话:(010)88015665
  • 电子邮箱:yanzhao@seis.ac.cn
  • 院校代码:85405
  • 院校地区:北京
  • 院校类型:综合类
  • 院校首页
  • 学校简介
  • 院校资讯
  • 招生简章
  • 专业目录
  • 考研大纲
  • 分数线
  • 考研复试
  • 考研调剂
  • 推荐免试
  • 学校主页

    学校简介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原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是我国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地震过程的观测、模拟和预测理论及方法研究,探索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规律,促进地震科学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和防震减灾服务。
      地震预测研究所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23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57人。现有研究生导师4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61人。
      二十多年来,研究所的广大科技人员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8项,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24项;出版了大量有价值的专著和论文(从2002年进入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发表SCI收录论文86篇,EI收录论文68篇);在地震预测的理论与实践和测震仪器的研制等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研究所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保持着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地震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是国务院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招收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专业的高级科研人才。
      依托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形成了新构造与地震构造、数字地震学、地震及灾害预测、地壳形变、GPS及空间技术以及地震观测技术等优势学科及相应的研究领域和一流的专家群体。 
      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是以多学科交叉渗透为特点的学科。这两个专业均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并分别以现代地壳运动、活动构造、地震活动的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地震的孕育、发展、发生的过程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提供的各种先进理论和方法,全方位探索地震孕育、发生过程和预测实践中提出的科学问题,通过多学科的渗透、融合,我所正在建设和发展有特色的地震预测学科。

    院校资讯

    招生简章

  • 院校专业目录

  • 院校考研大纲

  • 院校分数线

  • 院校复试

  • 院校调剂

  • 推荐免试

    学校简介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原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是我国公益类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地震过程的观测、模拟和预测理论及方法研究,探索地震孕育、发生和发展规律,促进地震科学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和防震减灾服务。
      地震预测研究所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研究员23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57人。现有研究生导师43人,在读硕士研究生61人。
      二十多年来,研究所的广大科技人员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技术成果:荣获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8项,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24项;出版了大量有价值的专著和论文(从2002年进入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发表SCI收录论文86篇,EI收录论文68篇);在地震预测的理论与实践和测震仪器的研制等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研究所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保持着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在国际地震科学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影响力。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是国务院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招收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专业的高级科研人才。
      依托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形成了新构造与地震构造、数字地震学、地震及灾害预测、地壳形变、GPS及空间技术以及地震观测技术等优势学科及相应的研究领域和一流的专家群体。 
      地球物理学、构造地质学是以多学科交叉渗透为特点的学科。这两个专业均有广泛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并分别以现代地壳运动、活动构造、地震活动的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地震的孕育、发展、发生的过程为研究对象,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提供的各种先进理论和方法,全方位探索地震孕育、发生过程和预测实践中提出的科学问题,通过多学科的渗透、融合,我所正在建设和发展有特色的地震预测学科。

    院校资讯

    招生简章

    院校专业目录

    院校考研大纲

    院校分数线

    院校复试

    院校调剂

    推荐免试